首页 > 种植技术 > 管理施肥

6-2、百香果褐斑病(Brown spot)防治方法

管理施肥 2019-01-08 23:24:42
6-2、百香果褐斑病(Brown spot)防治方法
  病征及发生生态:
  本病为空气传播病害,分生孢子可藉气流、雨水与露水传播,分生孢 子发芽后可直接侵入寄主表皮组织,在组织内繁殖后诱发病害发生而出现 病征征。葉片感染时,初期在葉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,以后病斑逐渐扩大, 病斑部组织革质化,后期病斑呈轮纹状。
  果实感染时,初期亦出现褐色小 斑点,以后逐渐扩大,病斑部向下凹陷,严重影响果品质量。
病原菌:
  本病病原菌为不完全菌之Alternaria sp.,分生孢子梗具隔膜,由寄主 表面抽出,分生孢子着生于分生孢子梗顶端,呈长椭圆形,具长柄,并有 纵横隔膜,2-3个串生。 发生盛期: 高温、高湿季节。
  最佳防治时期:
   发病初期或下雨前后。
管理策略:
1、适当修剪,避免枝条过密,促进通风及日照良好,增进植株生长,并 降低病势扩展。
2、注重田间清园,清除罹病葉片,可减少感染源。
3、合理化施肥,促使植株营养均衡而提升抗性。

葉片初期为害呈褐色小斑

葉片初期为害呈褐色小斑
百香果生长势弱的叶片易得病
百香果生长势弱的叶片易得病  

百香果实得病后呈褐色斑
褐斑病病原菌分生孢子  
褐斑病病原菌分生孢子  

附录一、百香果病害之防治药剂

 附录二、百香果虫害之防治药剂

附录三、百香果病害防治药剂之防治对象与药剂作用机制

附录四、百香果虫害防治药剂之防治对象与药剂作用机制

  点击返回总目录:台湾百香果种植管理技术-百香果整合管理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站文章分为原创和网络收集,转载请注明出处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本文地址:/zhongzhijishu/shifei/2019-01-08/280.html

本栏目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,供求信息来自网友或者网络,信息真实性由信息提供者负责。本栏目不做任何保证,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!请大注意识别真假,如需要交易,最好实地考察后再现场交易!需要发布信息的个人或者公司,请先注册账号,通过后可留言发布,为保证信息的有效性,请按模板填写。
供求信息模板:商品信息+时效+详细地址+联系方式
或者也可以加小编QQ提供,请在加QQ:,需要做商家认证的也可以联系此QQ或者扫一扫上图加微信。

此文共计:570字。谢谢阅读!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
赣ICP备2021011801号

桂公网备 45012202000125号

|

Powered By 谷姐网

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

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

感谢友情技术支持